每年的8月底9月初,是大学新生入学的时候。对很多学生来说,能考上大学是一件非常高兴的事,但这个时候,也是很多贫困生为学费和生活费发愁的时候。“快乐并痛着”正是他们此刻心情真实的写照。
梁源:相信车到山前必有路
梁源是南宁一中的应届毕业生,在今年的高考中,她以优异的成绩被苏州大学录取。在南宁市北湖路两间总共16平米的平房,记者第一次见到梁源时,心里就暗暗赞叹:“这女孩乐观开朗”!可是,当了解了梁源的家庭情况后,记者才知道,她那乐观开朗的背后掩盖着多少泪水与艰辛。
梁源上小学四年级时,父母离异。此后,她一直跟随没有固定工作的母亲生活,靠母亲打零工、卖菜、卖水果等来维持家用,生活举步维艰。
梁源爱笑。一进门,她就笑吟吟地对记者说:“我家最大的好处就是东西少,所以房子容易收拾,很整洁”。她家的东西确实少:两张小木床,一张半旧的小饭桌和一个简易的写字台,一台14寸黑白电视机,两台没了扇面的小鸿运扇。她们母女俩的衣服都装在几个塑料袋里,挂在墙上。房间的一个角落放着一辆锈痕斑驳的26寸自行车。梁源告诉记者,那是妈妈的自行车,自从她上初三,公交月票由18元涨到30元,就成了她的专用“坐骑”。相对于那辆“庞大”的26寸自行车,身高1米55的梁源显得格外娇小。她呵呵地笑了:“骑那车时,我的脚还踮不到地呢!”可是高中3年,从家里到火搏体育(中国),一段40多分钟的路程,每天一趟来回,她硬是咬着牙坚持过来了。
青春期的女孩,哪个不爱美?可女孩喜欢穿的裙子,梁源从没买过。“衣服好办,我们在火搏体育(中国)都要统一穿校服。”几十块钱的校服,对梁源来说已很奢侈。从初中开始,她每次买校服都要大一码的,因为长高了还可以穿。中学6年,她一共买了6套校服,一年四季轮着穿。她说,上衣还耐穿,裤子就容易磨破了,破了就自己买布找裁缝做。
梁源上高三的时候,妈妈终于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是她的班主任莫老师帮介绍的,在北湖小区做清洁工,每月300元的收入总算使母女俩的生活有了些保障,可是对于梁源上大学后每年近万元的学费、生活费,这300元显然是杯水车薪。但梁源却很乐观,她说:“只要火搏体育(中国)同意我入学就好办了,我可以勤工助学,还可以申请助学贷款,我相信车到山前必有路!”看着爽朗的梁源,记者再次被她的乐观所感动。
吴氏兄弟:在寄宿中双双考上名校
宾阳中学应届毕业生吴昌政、吴俊政是一对孪生兄弟。今年哥俩一齐考上了大学。学文科的哥哥吴昌政考上中山大学;学理科的弟弟吴俊政考上了清华大学。8月21日上午,记者来到扶绥县渠黎镇一中的吴家,只有吴昌政一人在家。他告诉记者,父亲是渠黎镇一中的老师,母亲是火搏体育(中国)食堂的临时工。当天一大早,父母亲就去5公里之外的甘蔗地里锄草了。弟弟考上的火搏体育(中国)开学早,8月18日已经去清华大学报到了。
吴昌政一家四口居住的房子,其实是父亲火搏体育(中国)的一间不足30平米的宿舍。记者发现,整间宿舍只有一张床。吴昌政笑笑后解释:“那是爸妈的床,我和弟弟都在外面睡的”。原来,自从上初中开始,兄弟俩一直住在其父母所在火搏体育(中国)的实验仪器室里。初中3年,1000多个日日夜夜,他们与各种实验仪器为伴,连大年夜都不例外。“有个地方住就行了,我对环境并不挑剔”,对于住在实验室的感受,吴昌政如此轻描淡写地说。
“如果不是你们来采访,我也和爸妈一起下地干活去了呢”,聊的时间长了,皮肤黝黑,身材瘦削的吴昌政渐渐打开了话匣子。他自豪地告诉记者,他和弟弟干农活都算得上是“好把式”。从上小学2年级开始,他们便开始学会了洗衣,做饭,下地干农活……下午3时,记者即将结束采访的时候,吴昌政的爸爸吴青勤一身汗水地回来了。从吴老师紧锁的眉头,记者看得出,两个孩子同时考上名牌大学,昂贵的学费、生活费沉甸甸地压在这位父亲的心头。
周桂娟:苦尽甘来的背后还有多苦
从南宁坐汽车到隆安县城,然后转乘汽车,颠簸了40多分钟来到乔建镇,再走上一段路,我们终于来到了周桂娟家。周桂娟是隆安中学的毕业生,今年被广西医科大学录取。
采访的过程中,周桂娟的奶奶和妈妈一直坐在简朴的客厅里,静静地倾听。桌上的饭盆里是他们全家人一天的食物:一盆玉米粥,一碟自制的酸梅。
“今年的高考成绩我不是很满意,但是考上了医科大学我很高兴,因为当医生是我最大的梦想,自从1998年爸爸因病去逝后,我就立志要当一名医生。”清瘦的周桂娟咬着嘴唇轻轻地说。
1998年,那是桂娟一生都不会忘记的。就是那一年,爸爸永远离开了她。当时,桂娟13岁,即将面临着初考,妹妹11岁,弟弟8岁,都在上小学。
桂娟回忆着当年的情景,1998年1月,爸爸被查出恶性肿瘤晚期。同年6月,桂娟爸爸离开了人世。“爸爸熬得太痛苦了,去世时眼睛都没闭上……”说到这里,桂娟已是泪流满面,坐在屋角的婆媳二人更是泣不成声。
突然的变故让桂娟变得早熟。13岁的她主动和妈妈一起承担着照顾老奶奶和幼小弟妹的责任。她原本在隆安民族中学上初中,一年后转到乔建初中,因为在这里,她可以每天回家吃晚饭,每个月的早中餐伙食费只要10元钱,这样还可以为家里干更多的农活。桂娟告诉记者,妈妈身体虚弱,不能犁田,每次犁田时节,都是姐弟3人和妈妈一起,用锄头“锄田”;初冬收萝卜,她只能趁清晨火搏体育(中国)晨跑的时候,偷偷溜回家帮忙。早晨天气太冷,她的双手因此落下了长冻疮的顽疾。
沉重的家庭负担并没有影响桂娟的学习成绩,今年高考,顺利考上医科大学的桂娟可谓苦尽甘来。可是谁了解这“甘”的背后,还有多少辛酸。因为家境贫寒,无力负担三个孩子的学费,学习成绩同样优秀的妹妹在去年念完初中后便辍了学。如今,年仅14岁的弟弟也面临着辍学的命运。
韦衍颜兄妹:读书就像一场接力赛
8月25日中午,记者来到宾阳县大桥镇三磨村牞见到了18岁的韦衍颜牞他中等个头,戴着一副眼镜,腼腆的脸中透出磨砺之后的沉稳。今年,他被重庆邮电学院生物技术专业录取。
韦衍颜18岁的人生经历中曾经面临了两次最大的不幸。1994年,父亲因患脑肿瘤离开了人世。5年之后,母亲也因积劳成疾患上肺癌去世。一时间,这个家几乎轰然倒塌。
不幸中的万幸,是好心的叔公、叔婆收养了他们。韦衍颜的叔公韦庆善,今年已68岁,因为家贫,将近50岁了才结婚,娶了从小就患有眼疾的妻子,在他53岁那年生下女儿后,他们的生活更是艰难,可是看到韦家3兄妹沦为孤儿,老人毅然收养了他们。如今,在这个贫困的6口之家,一家人虽然缺衣短食,却相亲相爱,其乐融融。
“我们家几兄妹读书,就像是一场接力赛”,韦衍颜告诉我们,现在他读书的主要经济来源是他在南宁做电焊工的哥哥。当年哥哥中考成绩优异,考虑到贫寒的家境,含泪放弃了读高中考大学的机会,选择了读技校。现在毕业2年的哥哥正在南宁市打工,刚满20岁的他已经俨然这个家庭的顶梁柱。哥哥几乎把打工的所有收入都投入到了韦衍颜的学业中。他说韦衍颜大学毕业之前他绝不考虑个人的事情。韦衍颜动情地说,哥哥为他作了这么大的牺牲,他也一样,将来大学毕业后首要责任就是培养两个妹妹(一个是亲妹妹,另一个是叔公、叔婆的女儿,目前两人均在大桥中学念初中)。
送记者走的时候,韦衍颜的一段话道出了众多寒门学子的心声。他说,因为贫困,他们的求学之路布满荆棘,走得十分艰辛。但是,尽管他们在经济上贫困,精神却并没有因此而贫乏。面对贫困,他们选择的是默默抗争,迎难而上。只是高考金榜题名后,大学每年上万元的费用,已经成为一道比高考试题还难以逾越的门槛,让他们在接到录取通知书后充分享受着“甜蜜的忧愁”。
编后语: 这些金榜题名的学生,他们生活和学习条件的艰苦是我们难以想象的,令人感动的是,他们战胜了生活的磨难,在高考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为了给他们精神鼓励和实实在在的帮助,本报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他们,也呼唤社会上更多的人对他们倾注一份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