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
黄健云:诗歌欣赏与写作
来源:通识教育中心 发布时间:2016-05-24 10:41 点击量:
    5月17日晚,博雅大讲坛第七十讲“诗歌欣赏与写作”在东校区博学1104教室举行。讲座由文学与传媒学院院长黄健云主讲。 
    黄健云以“历史是写已经发生的事,诗是写可能发生的事”引出今晚的主讲题目——诗歌的欣赏与写作。随即,他分别从“诗歌是什么”、“诗歌有何作用”、“如何欣赏诗歌”、“如何创作诗歌”四大方面进行讲述。
    黄健云首先从中国的言志说、言情说和西方的情感说、想象说、象征说五种典型诗歌类型讲述了“什么是诗歌”他指出,中西方诗歌的差异在于前者主张对内求善,重视主题的修养;而后者主张对外求真,对任何东西都想问个究竟。
    在讲述“诗歌有何作用”时,他说到,诗歌是最早的艺术体裁,是一个民族最早出现的艺术形式。在中国,“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在西方,主要强调诗歌净化灵魂的作用。
    “认识诗歌语言的特性,把握诗歌的意境是欣赏诗歌的方法。”黄健云说道,诗歌的语言分宣示义和启示义,以语言作为媒介,后又进化为符号,分“所指”和“能指”两种类型。他以李白的《静夜思》以及张籍回应朱庆馀的诗歌《酬朱庆馀》为例进行讲解。
    在谈到诗歌的意境时,黄健云表示,诗歌的意境首先是衡量诗歌品质高低的标准,其次是情景交融后生发出来的虚实相生的境界,同时结合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和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两首诗所表现出来的意境,向学生解释了诗歌的意境是情景相融,虚实相生的。
    黄健云强调,诗歌语言能够唤起想象或联想,诗歌的创作注重语言的张力,要力图通过具体的意象来表达思想情感。他还为学生朗诵了自己所创作的诗歌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