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
关爱和:晚清与五四:从改良文言与改良白话
来源:通识教育中心 作者:钟凤承 冯光钧 钟双莲 发布时间:2018-11-28 23:08 点击量:
    11月25日晚,博雅大讲坛第三百四十一讲——《晚清与五四:从改良文言与改良白话》于我校东校区新图书馆一楼视听室开讲。河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近代文学学会会长、中国现代文学学会理事关爱和担任此次讲座的主讲人。
    本次讲座主要讲了以梁启超、胡适为代表的晚清与五四两代文学革命先驱从改良文言到改良白话的发展过程。
    讲座开始,关爱和教授提出两个观点:梁启超式的报章新文体,与胡适倡导的语体新文学,是晚清与五四“文字改革”过程中出现的两种最具代表性的新式文体与书面语;前者到后者的历史演变,是中国文学从古典走向现代过程中具有连续性的语言与文体变革。期间,关爱和给学生看了一则文坛掌故,其中就是讲到梁启超式的报章新文体和胡适宜遵的语体新文学,是晚清与五四“文字改革”过程中出现的两种最具代表性的新式文体与书面语。
    关爱和表示,在过去的文学史中,那种自然的历史过程会被有意或无意的忽视,随后他以胡适的《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为例,这部文学作品采取了以五四新文学接触晚清白话小说和白话文运动的叙事策略,有意淡化乃至遮蔽与梁启超策动的晚清文学界革命的内在关联。19世纪末与20世纪初,在西学东渐和启蒙救亡背景下,以报刊为中心的文学与思想变革时代悄然来临。而胡适指出,《时务报》、《新民业报》、《新青年》这三本杂志引领了晚清与五四两个启蒙时代的思想与文学变革。
    关爱和指出梁启超淬厉采补的立场和胡适再造文明的立场,充分体现出中国学者对本民族新文化建立的期待。在讲座的现场提问环节中,有学生问到,在这个愈发国际化的时代中,英语成了大部分人的必修课程,但是我们对于传统文学、繁体字、诗歌等这些中华文化是否需要继续学习。对此,关爱和表示,传统文化当然需要继续发扬,每个人的兴趣都不尽相同,多一个兴趣,多一个爱好就多一分热情,那是很好的。